• 首 页
  • 机构概况
    • 所况简介
    • 所长致辞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战略规划委员会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评定委员会
    • 组织机构
    • 院士
    • 名誉教授
    • 兼职教授
    • 历史沿革
    • 联系我们
    • 园区风貌
  • 机构设置
    • 科研系统
    • 管理系统
    • 支撑系统
    • 园区概况
  • 人才队伍
    • 院士
    • 杰出青年基金
    • 研究员
    • 副高级
    • 基金委创新群体
    • 青年创新促进会
  • 科研成果
    • 科研进展
    • 成果转化
    • 获奖
      • 获奖概况
      • 获奖动态
    • 专利
  • 交流合作
    • 学术交流
      • 学术交流动态
    • 科技合作
      • 重点项目推介
      • 参股企业介绍
  • 研究生教育
  • 党建文化
    • 党建工作
    • 文化活动
    • 形象标识
  • 科学传播
    • 传媒扫描
    • 科普动态
    • 科普报告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依申请公开
      • 在线申请—公民
      • 在线申请—法人/其他组织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 新闻动态
    • 头条新闻
    • 科研进展
    • 科研活动
    • 综合新闻
    • 党建动态
  • 通知公告
  • 学术报告
    • 分子科学论坛报告
    • 所级邀请报告
  • 人才招聘
  • 专题报道
所内网   |   邮箱登录   |   EN
  • 首 页
  • 机构概况
    • 所况简介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成立于1956年,是以基础研究为主,有重点地开展国家急需的、有重大战略目标的高新技术创新研究,并与高新技术应用和转化工作相协调发展的多学科、综合性研究所,是具有重要国际影响、高水平的化学研究机构。化学所的主要学科方向为高分子科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无机化学。多年来,化学所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取得一批有重要影响的基础研究成果,原始创新能力不断提升;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取得多项关键核心技术突破,高技术创新与集成不断加强;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形成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延伸创新价值链,技术示范和产业化不断推进。
      现任领导
      • 王树

        所长

      • 范青华

        党委书记、副所长

      • 冯国星

        纪委书记

      • 郑企雨

        副所长

      • 郭玉国

        所务委员

      • 周恒

        所务委员

      所长致辞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是以基础研究为主,有重点地开展国家急需的、有重大战略目标的高新技术创新研究,并与高新技术应用和转化工作相协调发展的多学科、综合性研究所。60多年以来,几代化学所人不懈努力,顽强拼搏,勇攀高峰,形成了创新、求是、团结、奉献的优秀文化,为我国科技事业、国民经济和国家重大需求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以来,化学所以建设国际一流的化学研究机构为目标,不断凝练科技目标,调整和完善了科研组织结构;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精良的科技创新队伍;瞄准科学前沿,注重原始创新和学科交叉,取得了一批有重要影响的基础研究成果
      • 历任领导
      • 战略规划委员会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评定委员会
      • 组织机构
      • 院士
      • 名誉教授
      • 兼职教授
      • 历史沿革
      • 联系我们

      园|区|风|貌

  • 机构设置
    • 科研系统
      • 国家级科研平台

      • 实验室

      • 所级研究中心

      管理系统
      • 党委办公室

      • 纪监审办公室

      • 综合处

      • 科技处

      • 人事处

      • 教育处

      • 财务资产处

      • 质量处

      • 重大任务处

      支撑系统
      • 分析测试中心
      • 信息化办公室
      • 中国化学会
      园区概况
      • 中关村园区
      • 昌平园区
      • 武清园区
      • 怀柔园区
  • 人才队伍
    • 院士
      • 曾昭抡
      • 柳大纲
      • 梁树权
      • 王葆仁
      • 蒋明谦
      • 钱人元
      • 蒋丽金
      • 黄志镗
      • 徐端夫
      • 江龙
      • 朱起鹤
      • 朱道本
      • 白春礼
      • 佟振合
      • 姚建年
      • 万立骏
      • 江雷
      • 赵进才
      • 李永舫
      • 韩布兴
      • 刘云圻
      • 李玉良
      • 杰出青年基金

      • 研究员

      • 副高级

      • 基金委创新群体

      • 青年创新促进会

  • 科研成果
      • 科研进展

      • 成果转化

      • 获奖

      • 专利

  • 交流合作
    • 学术交流
      更多 +
      • 化学所第三届博士后学术交流会——暨BMS Junior Fellow、中国科学院特别研究助理资助项目考核交流会成功举办2025-01-26
      • 华南理工大学马於光院士访问化学所并作分子科学论坛报告2024-12-17
      • 上海有机所/上海中医药大学林国强院士访问化学所并作分子科学论坛报告2024-12-17
      • 化学所荣获第七届全国科学实验展演汇演一等奖2024-12-03
      • 中国化学会首届华聚荟论坛在化学所举办2024-12-03
      •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叶国安院士访问化学所并作分子科学论坛报告2024-11-22
      持股企业
      更多 +
  • 研究生教育
    • 招生动态
      更多 +
      • 【夏令营】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2025年大学生夏令营活动报名通知2025-05-06
      • 【硕士】关于化学所2025年拟录取统考硕士研究生提交补充材料的通知2025-03-28
      • 【推免】关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2025年推荐免试研究生(含直博生)复查的通知2025-03-14
      • 【硕士】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2025年招收硕士研究生复试分数线及复试规程2025-03-07
      • 【转博】关于2025年秋季硕博连读研究生转博考核的通知2025-03-06
      • 【博士】2025年秋季入学博士研究生(普通招考)申请-考核通知2025-02-27
      培养动态
      更多 +
      • 【评优】2024-2025学年中国科学院大学优秀学生评选结果公示2025-05-06
      • 【评优】2025年“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的初选结果公示2025-05-06
      • 【评优】关于开展2024-2025学年中国科学院大学优秀学生评选推荐工作的通知2025-04-09
      • 【评优】关于开展2025年度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初选工作的通知2025-04-08
      • 【学籍】关于2025年清明假期期间研究生安全工作的提醒2025-04-03
      • 【心理普测】关于化学所全体在所研究生2025 年心理普测的通知2025-03-24
  • 党建文化
    • 文化活动
      更多 +
      • 所工会举办“探寻中华文化的永恒魅力——带你走进四大古都”活动2025-04-02
      • 光化学党总支召开党员大会学习贯彻 2025 年全国两会精神2025-04-01
      • 分子识别与功能党总支开展组织生活会暨“严明岗位工作纪律”主题党日活动2025-03-28
      • 胶体界面党支部召开两会精神及院工作会议精神专题学习会议2025-03-28
      • 化学所离退休党总支组织党员集中学习“矢志科技自立自强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专题报告2025-03-24
      • 中国化学会办事机构党支部召开2025年度第一次党员大会暨组织生活会2025-03-24
      党建工作
      • 党建工作

      形象标识
  • 科学传播
    • 传媒扫描
      更多 +
      【中国科学报】“让我们成为自己”!这支“女团”成为国际前沿领域重要力量">

      【中国科学报】“让我们成为自己”!这支“女团”成为国际前沿领域重要力量

      科普动态
      更多 +
      • 把圆柏花粉放大30000倍,看看它的结构究竟长什么样

      • 你真的见过五彩斑斓的黑吗?

      • 盲文印刷

      • 科学实验秀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依申请公开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 首 页
  • 机构概况
    • 所况简介
    • 所长致辞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战略规划委员会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评定委员会
    • 组织机构
    • 院士
    • 名誉教授
    • 兼职教授
    • 历史沿革
    • 联系我们
    • 园区风貌
  • 机构设置
    • 科研系统
    • 管理系统
    • 支撑系统
    • 园区概况
  • 人才队伍
    • 院士
    • 杰出青年基金
    • 研究员
    • 副高级
    • 基金委创新群体
    • 青年创新促进会
  • 科研成果
    • 科研进展
    • 成果转化
    • 获奖
    • 专利
  • 交流合作
    • 学术交流
    • 科技合作
  • 研究生教育
  • 党建文化
    • 党建工作
    • 文化活动
    • 形象标识
  • 科学传播
    • 传媒扫描
    • 科普动态
    • 科普报告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依申请公开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动态综合新闻
  • 综合新闻

    路甬祥在干部大会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2011-03-09【字体: 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感谢 感悟 祝愿

    路甬祥在干部大会上的讲话

    尊敬的刘延东国务委员,同志们:

    我五十一岁奉调来科学院,转瞬已近“古稀”之年,在科学院工作已经十八年了,从周光召同志手上接过这付担子也已经历了十四个春秋。十八年来,虽然始终怀着不负重托和期望之心,全心全意,尽责尽力,但工作中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虽积极组织研究战略与定位,推进改革发展、结构布局调整,促进科技和管理创新,但也只是跨出了第一步、第二步,体制机制和管理的改革创新、实现创新能力的跨越提升仍任重道远;虽注重并积极培育和引进创新人才,革新人事管理,优化队伍素质和结构,加强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国内外交流合作,弘扬建设创新文化,改善创新环境,部署前沿、促进交叉,培育成果,促进转化,但要实现总书记提出的“四个一流”目标,仍需继续不懈努力;虽不断学习,自省自律,注意改进思想和工作作风,努力做到以身作则,公正廉洁,服务基层、服务科技工作者、服务科技创新,但更需进一步建设完善科学民主的决策、选人、评价、监督制度保障……等等。诚请同志们批评研讨。相信科学院今后的工作一定会做得更好。

    我衷心感谢党中央、国务院的充分信任、全力支持和正确领导,衷心感谢科学院内外广大科技工作者和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悉心关注、大力支持、民主监督和所做出的重要贡献,衷心感谢院所领导班子新老成员的竭诚支持、通力合作、开拓创新和无私奉献。十分有幸在国家和我院创新发展的重要时期和同志们共事,共同经历了近二十年充满激情和挑战、难忘而有意义的岁月,服务于中国科技事业和中国科学院的改革创新发展。更要感谢邓小平同志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和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高举旗帜、改革开放、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领导全党全国人民艰辛探索,使得我们的祖国在近现代历尽百年屈辱和磨难之后,走上了一条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科学发展的道路。中央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并将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增加科技投入,制订并组织实施科技、教育、人才中长期发展纲要,支持中国科学院实施知识创新工程,使得中国科技创新和中国科学院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最好发展环境和历史机遇。这正是我们一切工作取得进步的前提和条件,也是党、国家、人民和时代赋予我们这一代人的光荣职责与历史使命。我也要感谢老伴、家人和工作人员对我工作的理解、支持和帮助。

    我从大学来到中国科学院,亲身感受到中国科学院不仅是中国科学技术的最高学术团体,自然科学与高技术的综合研究发展中心,是科学思想库,更是一所大学校。在科学院作为一名科学家,不勤于善于学习新知识,不勤于善于思考、求索、创新,就不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科学家。在科学院担任领导工作,仅靠个人积累的一些科技和管理知识更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变革、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更必须勤奋学习,努力学习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和现代科学管理知识,敏锐而准确地把握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规律;认知国情,学习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宪法和法律法规、党章和党纪党规、党史国史和人类文明史,正确把握当代经济社会发展与科学技术相互作用的规律,深刻认识我国国情及所处的发展阶段、难得的历史机遇和面临的各种挑战。向书本学习、向群众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联系实际,勤于思考,学以致用。坚定信念,遵循规律,谋划战略,改革创新,遵守法纪,公正廉洁。自觉坚持走符合创新规律、符合国情和时代,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发展之路。自觉加强和改善党对科技工作的领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全心全意依靠广大科技工作者,坚持科学办院、民主办院、依法办院、以德兴院。

    我深深感到中国科学院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定位和职责是历史形成的,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和公共安全对国家研究机构的要求,承载着国家对于建设创新体系、提升创新能力的意志和重要责任,并在其六十余年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和优势。“科学民主,爱国奉献”的光荣传统,“唯实求真,协力创新”的优良院风,和以“服务国家、造福人民,追求真理、勇攀高峰,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淡薄名利、团结协作,实事求是、科学民主”为主要内涵的科学院精神,是几代科学院人在实践中凝聚升华发展形成的科学文化理念,是中国科学院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来之不易,弥足珍贵,应倍加珍惜,继承弘扬。中国科学院应该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设中国特色创新体系中发挥先导和示范作用,在提升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发挥骨干和引领作用。应该始终高举科学旗帜,在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方法、传播科学知识、传承学风道德、促进科学文明中发挥带头作用。应该不断加强战略研究,自觉关注、前瞻思考经济社会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生态环境保护、国家和公共安全等重大问题,主动及时提出科学咨询建议,支持科学、民主决策,充分发挥科学思想库作用。

    马克思曾经说过,只有执着追求科学真理,不畏艰险所阻,不为名利所惑,奋力求索攀登,才有希望达到新的高度。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人只有献身社会,才能找出那实际上是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他还曾说过,一个人只有以他全部的力量和精神致力于某一事业时,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专门家,事业也才有可能取得成功。我们既然选择了科技创新之路,就必须全身心地献身于科技创新。我们既然走上了科技创新领导岗位,就必须恪尽职守,全心全意为科技人员服务,为科技创新服务,为国家和人民服务。科技创新是一条充满挑战和艰险的道路,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从事科技创新,碰到的困难和挑战必然会更多一些,我们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价值理念,坚持我院的社会职责与工作定位,以解决关系国家全局和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科技问题为着力点,致力于重点突破带动技术革命、促进产业振兴的前沿科学问题,突破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保障改善民生、破解资源环境制约的重大公益性科技问题,突破增强国际竞争力、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高技术问题。在着力提升科学原创、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和重大集成创新能力的同时,还要着力推进政产学研用结合,推进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区域创新相互融合,推进军民融合,充分发挥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作用,建设充满创新活力和效率的国家创新体系,全面提升国家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求真唯实,改革开放,自主创新,决不因为遇到困难而却步,决不能因一时一事的挫折而动摇。坚定理念,坚韧不拔,同心协力,开拓奋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发展之路。科学技术有无止境的前沿,体制与管理创新也永无止境。但是我相信,改革开放、创新科技、服务国家、造福人民,始终是中国科技,也是中国科学院创新发展的永不枯竭的动力和必须始终坚持的宗旨。

    我衷心拥护中央的决定。衷心感谢刘延东同志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对我院工作的充分肯定和殷切期望,衷心祝愿中国科学院在白春礼同志为院长、党组书记的领导集体带领下,弘扬传统,改革创新,开放合作,求真务实,团结奋进,顺利实施“创新2020”,支撑发展,引领未来,实现中国科学院的创新跨越、持续发展,实现“四个一流”,更好地发挥“火车头”、“思想库”作用,将中国科学院进一步建设发展成为党、国家和人民更加可以信赖、更加可以依托的科技战略队伍,在国际上更加有影响的国家科学院。为支持我国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为支撑引领国家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可持续发展,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人类走向知识文明的进程中不断做出经得起实践、历史、人民检验的新的重要贡献。

    再次感谢党中央国务院和延东同志长期以来对中国科学院的正确领导和充分信任,感谢沈跃跃同志、中央组织部和国家有关部门对中国科学院工作的大力支持,感谢延东同志、跃跃同志、中组部和国家有关部门,感谢各位院领导班子成员、各位院老领导、院属各单位、院机关各部门一直以来对我本人的支持和帮助。

    谢谢大家。
     
    (原载于中国科学院网站)

    附件下载:

    上一篇:化学所与北京印刷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共建联合实验室
    下一篇:化学所举行2010年学委会新春茶话会

    机构概况

    • 所况简介
    • 所长致辞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战略规划委员会
    • 学术委员会
    • 学位评定委员会
    • 组织机构
    • 院士
    • 名誉教授
    • 兼职教授
    • 历史沿革
    • 联系我们
    • 园区风貌

    机构设置

    • 科研系统
    • 管理系统
    • 支撑系统
    • 园区概况

    人才队伍

    • 院士
    • 杰出青年基金
    • 研究员
    • 副高级
    • 基金委创新群体
    • 青年创新促进会

    科研成果

    • 科研进展
    • 成果转化
    • 获奖
    • 专利

    交流合作

    • 学术交流
    • 科技合作

    研究生教育

    • 招生动态
    • 培养动态
    • 毕业学位
    • 就业信息

    党建文化

    • 党建工作
    • 文化活动
    • 形象标识

    科学传播

    • 传媒扫描
    • 科普动态
    • 科普报告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规定
    • 信息公开指南
    • 信息公开目录
    • 依申请公开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京ICP备05002796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16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一街2号 邮政编码:100190
    电话:010-62554626 传真:010-62564828 010-62569564